发布日期:2025-04-03 浏览次数:2
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,提升研究生育人质量,4月2日,经济管理学院在成栋楼710会议室举办第二期青禾博士生论坛之学术午餐会。本次午餐会邀请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齐悦以《减排成本视角下中国种植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测度及实现路径分析》为题进行学术分享。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余志刚、副院长王洋,农经系教师张梅、许佳彬及20余位研究生参会研讨。活动由王洋主持。
齐悦立足“双碳”战略与农业绿色转型背景,聚焦种植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,从边际减排成本视角展开系统性研究。通过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的协同效应量化评估模型,其研究测算了全国、区域及省际层面的碳排放与面源污染水平,并提出以“成本节约”为导向的协同效应评估体系。基于生态保护、降碳优先、能源转型与农业现代化四类政策情景的动态模拟,研究揭示了不同路径下协同效应的演化规律,最终从“边际成本最小化”与“协同效应最大化”双重视角,为各省种植业提出差异化减污降碳实施方案。
与会师生从理论阐释、实践应用与政策设计等层面进行深入交流。大家表示,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接下来要进一步结合各省气候条件、作物种类及耕作模式等变量,构建“一地一策”动态分析图谱,为差异化政策制定提供更精准的学理支撑。同时,要将农业碳汇潜力纳入分析框架,探索减排成本与碳汇增益的关系,为种植业碳中和路径提供新突破点。大家一致认为,未来还可引入农户生产行为调查数据,深入挖掘减污降碳协同的微观机制,补充实践试点案例,通过“宏观模型+微观调研”双轮驱动,增强路径设计的可操作性,推动研究“从模型到田间”的落地转化。
余志刚在总结中指出,学术研究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,以方法创新与政策锚定彰显学术价值,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。他强调,学院将持续深化“青禾论坛”品牌内涵,通过学术午餐会、文献领学等多元形式,推动研究生扎根现实问题、锤炼科研能力,形成“理论突破-实践验证-政策优化”的良性循环,助力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。
经济管理学院“青禾论坛”自创设以来,已形成涵盖学术研讨、经典文献研读、学术写作指导的立体化研究体系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推动学术理论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,引导研究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厚植爱农情怀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号
邮编:150030
电话:0451-55190254
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2018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